吴晓昇,冯唐松,傅刚三位校友,是赣南医学院98级临床医学本科四班同学,在抗击新冠的战场,三位同窗挚友不畏艰险,挺身而出,为抗击肺炎增添了赣医的色彩。

吴晓昇,赣医98级校友,中共党员,南昌市第三医院呼吸内科副主任医师,兼职副教授,从事呼吸内科17年,多次获得单位“优秀党员”和“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2月15日,随南昌市卫生健康系统第五批援助湖北医疗队出征武汉。
一般人都理解不了医生的工作性质,尤其是呼吸科医生的工作性质,也体会不到医生的繁忙。呼吸科是一个传染病高发的科室,暴露风险大,感染概率高;呼吸道疾病发生率高,病人多,工作繁忙。当前疫情肆虐,全国上下戮力同心、共克时艰之际,“不计生死,无悔选择”,吴晓昇用行动践行了自己的初心和使命。
吴晓昇是两个孩子的父亲,爱人占雪琴是院监察室副主任,她说:老公出征前,9岁的女儿反复问:“爸爸,你为什么要去武汉?”还躲在被子里哭泣了几次。临行时,拿出自己早已准备好的一副字送给爸爸,爸爸给了她一个紧紧的拥抱,她亲吻了爸爸的脸,爸爸说还有一边脸呢,女儿说:“等你回来时再亲”。
闲暇之余,妻子占雪琴只能通过视频聊天的方式和吴晓昇聊上几句,诉说思念,互相关心。
妻子占雪琴说:“每逢孩子生气或者哭闹时,都要找爸爸求援。我只能告诉他们,武汉那里有很多人生了病,爸爸去救援了。孩子们似懂非懂的,并不能真正理解。可我知道,这并不是去治病救人那么简单。当前发生了严重的疫情,武汉是中心疫区,是战场,是前线。孩子他爸是去战斗了,一场看不见硝烟的战役。”

穿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在病区连续高强度的工作中,尽管感到疲惫,但面对病人必须打起十二万分精神,视疫情如命令,严把入口关、严把医治关、严把扩散关。
党员、医生,任何一个身份,都决定了我必须坚持住,往前冲!这次疫情防控斗争,既是对党员干部的一次严峻考验,也是一场深刻的党性洗礼,越是艰险、越向前!

傅钢是我校98级校友,在此次疫情战役中投身一线,他回忆到:从1月初我也开始关注武汉不明原因肺炎动态信息,春运来临,随后疫情蔓延肆虐,1月20日接收到1位肺炎患者,经过检查仍没有明确病因,后面陆陆续续收治类似病例,1月23日前一例患者行咽拭子新冠肺炎核酸检测报告阳性,成为新余市首例确诊病人,这天开始每天上完班,我主动留在医院隔离,并跟家人说明原因,开始家人很不理解,大年除夕都不回家团聚吗?
后来家人也通过媒体了解到疫情的严重性,担心是在所难免的,每次打电话询问我的情况,因为病房里很多事情需要处理,查房、采集患者标本、收集和整理病例资料、完善病例、上报报表等等,看到是家人的电话我都不会马上就接听,反而是患者的电话第一时间接听,她们给我发微信因没能及时回复,偶尔我的妻子会责怪我,怎么连一句问候和安慰的话都没有,比如我会注意安全的,家里人都还好吧。
现在乡村和小区都半封闭管理,父母亲都还在乡下,家里只有妻子和两个孩子在家,记得那天在小区门口妻子帮我拿点换洗衣物,3岁的小儿子因好些天没有看到我了,就说要跟爸爸玩,我看到妻子憔悴的面容,眼睛瞬间模糊起来,那一刻我也想抱抱我们的小宝贝儿,可大儿子说的一句“防火防盗防老爸”的话又提醒了我,确实我们在一线工作,个个都是“危险分子”;我深知在这个特殊时期,医院和患者最需要我,要让我的孩子们知道他们的爸爸是去哪儿、是在做什么事、有没有意义,很欣慰我的孩子们都非常的懂事可爱,为了给我加油鼓劲还给我发来视频:爸爸加油,新余加油,武汉加油,中国加油。
2月初,傅钢被调到水西医院成立临时救助点,有着近20年传染病工作经验的同事,还有许多水西医院的同行们。我们是一个团队,疫情需要我们,所有的医务人员在病魔面前坚决不会退缩,我们对我们习主席领导的国家有信心,目前已经取得阶段性胜利,我们终将战胜病魔,取得抗疫的最终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