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医人的故事(一百一十二)

发布时间:2020-03-23作者:赣南医学院校友会文章来源:赣南医学院校友办 浏览次数:

詹晓民,赣医10级校友新冠肺炎疫情以来,他主要负责现场流调,网络直报,电话咨询及日报告、零报告、工作进展等报表报送。

前期网上曾有个“段子”:疫情发生时,穿白大褂的医生跑到患者面前,患者很开心,以为是来给他治病的。没想到那医生问了一通问题,问完就跑,留下病人骂骂咧咧。而这“不开药不治病”的医生,便是来自疾控中心和各基层医疗机构的公卫医师们。


他们对患者所做的事情,叫“流行病学调查”,是传染病防控的关键环节。“流调”就是流行病学调查,用来确定传染源、密切接触者和传播途径。只要县人民医院报告可疑病例,他和战友们就要立刻赶到县人民医院感染科,对可疑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详细了解旅居史、接触史、暴露史,要摸清楚每一名可疑病例发病前14天内去过哪、跟谁接触过等信息并不容易,要沿着一点点的蛛丝马迹发现可能的传染源,这需要专业、敬业、职业精神。


正月初七的晚上,詹晓民加班到很晚才回到家中,刚躺下就接到单位电话,需要把县人民医院报告的一例疑似病例密切触者全部送到集中医学观察点,疫情就是命令,顾不上满身的疲倦,立马出发,经过2个多小时的奋战,终于完成了任务,进一步完善了流调报告。一直忙到凌晨2点多,才拖着疲惫的身体回房休息,这只是这次疫情事件中的一个很小的缩影。自新冠肺炎疫情以来,他就一直在县人民医院感染科病房和单位之间奔波来回,共摸排调查病例30余人,书写流调报告30余份。


新冠肺炎是乙类传染病按甲类管理,要2小时内在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完成报告、审核。信息报告工作实效性极强,需要及时准确、不出纰漏。在我县未出现病例时,他就早早的告诉了县人民医院网报人员网报时的注意事项,需要2小时内报告,备注中要写好旅行史或是居住史,病人属于应填发病时的住址等。有了前期的准备工作后,县人民医院填写无误后就能立刻审核,并电话报告市疾控以便2小时内完成三级审核。审核后还应立即在预警信息系统预警处理,上传流调报告等。绝对不能出错,也不能拖延。


关闭 打印责任编辑:校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