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级校友凌春燕,她过了有生以来第一个没有烟火,没有欢笑,没有亲朋好友的春节。大年初二,正在老家休假的她接到单位取消假期的通知,她不安的心反而平静下来,她恨不得立刻赶回单位,与同事并肩战“疫”。她的老家较为偏远,交通十分不便,需要转三躺车才能到达市区,家人不放心,让她第二天再出发,然而她根本坐不住,竭力的说服家人将她送到县城汽车站,可到了车站她才被告知因为疫情管控措施进一步加强,公共交通全部停运。那一刻,年轻的她内心有种深深的挫败感,眼泪止不住的涌出来。母亲看着心急如焚的她,于心不忍,立马拿出手机,联系朋友帮她想返城的办法。在家焦急的等待了三天,她终于搭上了一辆返城的便车,如愿赶回单位,成为中心最早返城返岗的聘用人员。

她作为一名聘用人员,虽然在身份上与其他人有差别,但在工作中她从没觉得自己有任何不同。当领导试探性的询问她愿不愿意加入任务最繁重、风险最大的现场处置组时,她没有丝毫的犹豫,她说:“对我而言,这才是一场最有意义的大考,检验我五年的求学生涯是否合格。”于是她成为现场处置组中唯一的聘用人员。加入流调组后,她迅速调整心态,参加疫情防控培训,学习防控方案,虚心向前辈们请教穿脱防护服和流调的经验。

2月1日,她清晰的记得那是她第一次进入医院隔离病房流调的日子,出发前及前往医院的途中,紧张、激动、担忧……复杂的情绪交织在一起,她一路无言。队长似乎看出了她的不安,一路上嘱咐着穿脱防护服及接触病人需要注意的地方,不断的开玩笑平复她紧张的情绪,她的心才慢慢平静下来。当她终于顺利的随同事完成流调任务脱下防护服,她的内心有满满的成就感,她用力的呼吸着全新的空气,感叹到:只有经历过才能说感同身受,想起长期穿着防护服工作的战友们,不能正常吃喝、上厕所,他们真是太伟大了。

抗疫勇担责任,青春不负韶华。这个在非典时期被保护的孩子,如今却活跃在抗疫最前线,她说:“年轻,不是我们逃避的理由,相反,正是年轻给了我们动力和勇气。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这群曾经总被贴标签的孩子,早已摆脱稚嫩,用他们的热血、激情和活力书写无悔的青春答卷,成为奋战“疫”线中最靓丽的风景。